缃戦〉鏃犻殰纰
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检务>>工作报告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大连市金州区(金普新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时间:2021-03-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大连市金州区(金普新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金 岩

各位代表:
    我代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检察工作基本情况
     2020年,在新区党工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开发区检察院紧紧围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责,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主动担当作为,坚持防疫与办案两不误
    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委、新区党工委和上级检察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统筹安排,努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防疫责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认真规范做好疫情筛查、报告及防控处置各项工作。检察干警投身防疫一线,参与志愿服务,为筑牢抗疫防线贡献检察力量。运用信息化手段,以书面听取意见以及远程视频提审、宣告等方式办理案件。优化窗口服务,在院新媒体平台发布疫情期间工作流程,以受理来信访、网络访、电话访方式接待、处理群众诉求,及时办理律师预约、信息查询等事项,办理的全省首例跨省异地阅卷业务得到省检察院肯定。协助看守所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监管场所人员安全。
    严格依法办理涉疫案件。对侦查机关立案的涉疫犯罪案件,全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切实做到从快办理、精准打击,起诉殴打社区防疫人员、利用网络虚假销售口罩、销售防疫物资诈骗等涉疫犯罪6人。在办理全省首例疫情防控期间制售伪劣消毒液案件中,从受理到起诉仅用三日,案件宣判后得到中央、省、市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积极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坚持因案施策、多元化解,减少社会对抗。
    积极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落实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检察服务保障的意见,严惩侵害企业利益、扰乱企业经营秩序犯罪,为企业快速恢复生产提供保障。以“走进企业、护航发展”活动为契机,14名检察官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司法需求,提供个性化法治服务。准确把握法律监督与支持复工复产并重原则,协同推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对发现的损害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问题,及时监督纠正,提升检察监督质效。
    二、服务“六稳”“六保”,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司法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检察产品。
    主动融入自贸区法治建设。结合自贸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与拓展检察职能。依法打击自贸区内刑事犯罪,批捕合同诈骗、骗取贷款、虚开发票等犯罪35人,起诉83人。与生态环境部门探索构建公益诉讼联动协作机制,共同营造自贸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贸区内企业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以“民法典中的企业权益保护”为主题,为自贸区企业人员解读民法典规定,对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点作出提示。构建以自贸检察为重点的课题研究机制,《大连自贸区检察工作发展路径问题研究》入选最高检检察应用理论课题。
    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131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批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17人。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网络犯罪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空间,批捕28人,起诉32人。依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针对药品网络销售、农贸市场散装食品销售环节存在的监管漏洞,提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坚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犯罪,起诉16人。贯彻“少捕慎诉”司法理念,依法妥善办理民营企业家涉嫌犯罪案件,准确把握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开展“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执法司法专项活动,邀请民营企业家参观检务工作区、观摩案件办理、听取法治课等,对涉民营企业案件开展专项评查,提升检察服务质效。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刑事申诉积案专项清理工作,为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司法保障。
    三、投身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任务,更加自觉地履行保障社会稳定大局职责,保持惩治力度,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全年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51件434人,批准和决定逮捕201件344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772件1139人,起诉613件927人。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依法严惩邪教组织犯罪以及网络政治流言、有害信息类犯罪。严厉打击跨境犯罪,起诉跨境赌博、走私、非法越境等犯罪19人。依法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起诉故意伤害、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犯罪289人。认真履行大连地区涉外犯罪案件审查起诉职责,起诉13人。对监委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1人,起诉3人,形成反腐败合力。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强化责任担当,批捕涉黑涉恶犯罪4人,起诉18人。对涉黑涉恶案件全部提前介入,坚持优先办理,确保按期完成案件清结目标。严格按照法定标准认定黑恶犯罪,坚决落实“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的办案要求。坚持“一案三查”,坚决“打网破伞”,向相关单位移送职务犯罪线索和“保护伞”问题线索5条。对办理涉黑涉恶案件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以及行业监管漏洞,及时提出检察建议,推动完善长效治理工作机制。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75名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不批捕,对149名情节较轻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认真做好群众来信件件回复工作,将释法说理工作贯穿接访、办案全过程,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5件次,群众信访回复率100%。落实普法责任制,举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时代检察宣传周、宪法法律宣传周等活动,检察官到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普法12次。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建成大连检察机关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检察官+心理老师”模式为未成年学生开展法治讲座,举办线上“检察开放日”、助学筹款等活动,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全力保障民生民利。积极参与污染防治,起诉污染环境、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件6人。助力脱贫攻坚,自觉提高“贫困关注度”,做好“因案致贫”“因案返贫”被害人的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从重从快惩处性侵、抢劫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起诉20人。深化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对36名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作不批捕、附条件不起诉、不起诉处理。联合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部分中小学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保障学生复课开学平稳安全。综合运用心理干预、异地协作等方式推进未成年犯“两个帮扶”工作,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四、强化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
    秉持客观公正的法律监督立场,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依法开展刑事检察工作。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升检察官指控犯罪和精准提出量刑建议能力,认罪认罚适用率80.75%,确定量刑建议提出率97.79%、采纳率98.87%。以求极致的态度提升办案质效,降低退查、延期案件比例,持续优化刑事检察“案-件比”。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全年监督刑事立案、撤案13件,纠正漏捕漏诉7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件,改判2件。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提出5份监督执行的检察建议。加强社区矫正检察,针对相关单位在交付接收、监管教育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意见。对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基本养老金问题开展检察监督,避免国有财产流失。
    着力推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全年办理各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35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6件,案件审结率100%。对生效民事裁判、调解书提请抗诉和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件,改判1件。对涉黑犯罪集团“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依法开展监督,推动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针对民事审判程序监督、民事执行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25件并得到采纳。加强行政审判程序违法行为和行政非诉执行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检察建议5件并得到采纳。做好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的服判息诉、矛盾化解工作,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持续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推动公益侵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全年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0件,收到行政机关整改回复46件。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助力地表和地下水体污染防治,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针对非法洗砂阻塞河道、印刷厂非法排污、排水渠内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督促整改或者推动开展专项整治,4.36亩被污染土地得到恢复,非法洗砂场被依法取缔,19家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被责令整改。首次以公开宣告方式送达检察建议书,增强落实力度,保证整改效果。
    五、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认真落实各项检察改革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有效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保障检察权依法规范运行。优化检察职能配置,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组织保障。推进刑事案件“捕诉一体”办案机制落实,检察官主导责任进一步加强。压实领导办案责任,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理审查逮捕、公诉、刑事申诉等案件467件。落实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就3起刑事案件发表检察监督意见。抓好《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规则》的贯彻实施,选配2名资深检察官进入检察委员会,推进检察委员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强化检察人员考核管理。坚持客观公正评价工作业绩,制定检察官业绩考评办法,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构建以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为内容的业绩评价机制。推进实施精细化考核方式,制定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提高检察人员工作效能。坚持动态管理,发挥专业化办案优势,优化检察官办案团队。加强非政法专项编制人员管理,开展聘用制书记员转任工作。落实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完成四级高级检察官择优选升、司法行政人员职务晋升等相关工作。
    严格案件质量管控。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检察官联席会议监督把关作用,强化业务部门负责人监督责任,确保监管不缺位,全年检察委员会审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79件,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案件43件。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建设年”活动,综合运用案件评查、流程监控、业务信息监管通报等方式,强化内部制约,全年开展案件评查132件。依托大数据智慧决策分析辅助平台,开展核心业务数据和业务态势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认真落实防止过问、干预或插手案件的“三个规定”,确保检察官严格公正司法。
    六、加强队伍建设,筑牢检察工作发展根基
    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着力锻造检察铁军。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检察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党建促队建,在院新媒体平台开设“党建课堂”专栏,在支部中培育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应急预案、互联网信息发布、会议管理等制度,严格宣传阵地管控。完成院史陈列室改造,开展“好书我推荐”“好书云推荐”活动,发挥检察文化引领、激励作用。
    着力提升素质能力。利用检答网、学习强国、知网等平台开展学习交流,在院新媒体平台开设“学法用‘典’学习民法典”专栏,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参训干警943人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实战技能。积极培树先进典型,26人次获区级以上表彰奖励。围绕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制定加强检察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意见,33篇次被省级以上媒体、刊物采用或者在学术会议交流,1篇课题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课题,连续第7次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1人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
    自觉强化监督制约。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纪律要求,组织开展常态化检务督察、警示教育活动,有效防控廉政风险。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检察公开听证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及时报送工作信息,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落实办案公开机制,对各类案件开展公开听证8件,促进检察监督更精准。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提供电子卷宗258件。深化案件信息公开,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149件、法律文书796件,通过“两微一端”发布检务信息900余条次,订阅用户2300余人。
                                                                          2021年检察工作主要任务
    2021年,开发区检察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检察工作总体要求,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为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优更实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一、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找准检察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在国家治理大格局中谋划、推进检察工作,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检察工作两手抓,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转化为履职尽责的重要使命,不断增强做好检察工作的政治自觉。
    二、积极服务经济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职能作用。精准服务自贸区法治建设,更好地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法治指引,推动形成专业化检察服务保障体系。严惩各类妨害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经济金融秩序犯罪,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平等保护,依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活动,加强对涉民营企业案件的法律监督,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认真落实检察环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任务,将履行检察职能与深化平安创建紧密结合。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犯罪活动,持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在解民忧、纾民困的司法实践中体现检察担当。
    四、聚焦聚力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牢固树立精准监督理念,积极改进监督薄弱环节,努力提升监督工作整体水平。深化“捕诉一体”办案机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强化刑罚交付执行、社区矫正和财产刑执行监督,推动刑事检察工作提质升级。加强生效民事裁判、虚假诉讼和执行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拓宽公益诉讼监督领域。以公开听证等方式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彰显司法公正与公信。
    五、持续深化检察改革,保障检察权公正高效运行。整合各项工作职能,实现内设机构优化重组。加强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规范检察官办案权限,持续提升办案质效。进一步推进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全方位激发检察官潜能。加强员额动态管理,落实员额退出机制,严格检察官入额遴选、择优选升等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智慧决策分析辅助平台作用,抓好核心业务数据的分析研判,实现业务监督管理更便捷、更高效。
    六、全面推进从严治检,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忠诚履职的思想根基。以更实的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促进讲政治与抓业务融为一体。持续抓好检察官素质能力建设,将学习、培训、练兵、理论研究作为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抓手,努力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鍏稿瀷妗堜緥 妗堜欢淇℃伅鍏紑
宸ヤ綔鎶ュ憡 浠h〃濮斿憳鑱旂粶骞冲彴